新能源车产业跟踪:半固态先行 引领固态电池产业化浪潮

时间:2023-12-08 07:04:31 来源:名垂后世网

产业链跟踪

    据上海钢联数据,新能行引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止跌企稳,源车业化9 月22 日均价报17.20 万元/吨。产业池产

    半固态电池与全固态电池的跟踪工作原理是相通的,全固态电池前半固态先行。半固半固态电池是态先态电锂离子电池细分中的混合固液锂电池,其电芯中固态电解质和液态电解质均存在,领固浪潮电解液含量占比在5%-10%。新能行引半固态电池充电时正极的源车业化锂离子从活性物质的晶格脱嵌,通过固态电解质向负极迁移,产业池产电子通过外电路向负极迁移,跟踪两者在负极处复合成锂原子、半固合金化或嵌入到负极材料中。态先态电

    半固态电池成本明显小于全固态电池。领固浪潮半固态电池电芯BOM 成本为0.5729 元/Wh,新能行引而传统液态电池电芯BOM 成本为0.5766 元/Wh,半固态电芯BOM 成本低于液态电池电芯BOM 成本。

    半固态电池性能介于液态电池与全固态电池之间,性能较液态电池优势明显。其作为固态电池的细分,优点包括安全性好、能力密度高、灵活性好、循环寿命更长、工作温度范围宽、耐挤压震动等。技术方面需注意控制正负极体积的膨胀,保持界面接触以保持长循环寿命,以及使用超离子导体、固液结合、热管理等方式宽温区工作控制。

    半固态电池与传统液态电池的正极材料相似。其正极材料主要有三元正极材料、尖晶石结构的锰酸锂材料、橄榄石结构的磷酸铁锂材料。

    半固态电池负极材料主要有三种路线:金属锂负极、碳基负极和氧化物负极。负极的发展路径为掺硅,由石墨负极,到硅碳、硅氧负极,最终到高容量、低电位的金属锂负极材料。石墨是锂电池最初的负极材料。目前应用已经基本达到理论极限,其无法满足高能量密度需求。硅基材料应运而生。硅的储备量丰富、成本低、无污染,且硅基材料比碳基材料的理论比容量更高。其缺点是体积膨胀严重。其在嵌锂过程中体积膨胀严重,体积变化率高达260%。未来负极材料或最终演变为金属锂负极,金属锂有高容量、低电位的优势,且在液态电池、固态电池中均可使用。

    行业信息

    全国首个建筑领域碳排放监测与管理系统上线。

    创新驱动 加快推进“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应用。

    风险提示

    新能源车销售不及预期,排产计划变动,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等。

推荐内容